兩項心法,讓您突破特留分的束縛

by 蔡 佳峻
0 留言

台灣中小企業已邁入傳承接班階段,許多企業主在規劃財富傳承的過程中,對於每一位子女,都有不同想法,有的留的多,有的留的少,此時往往就會遇到特留分的問題(如前幾年大家討論度很高的長榮張總裁遺囑,就是很典型的案例),因此如何在傳承計畫與特留分之間取得平衡,是每一位企業主的課題。

1.何謂特留分

民法第1123條規定(如下表),我們必須「特別保留一定比例」的遺產給法定繼承人,這就是特留分的制度。換句話說,即使父母特別鍾愛某一繼承人,寫了遺囑交代將所有財產都由該繼承人繼承,其他繼承人依法都還是能夠繼承到一定比例的遺產。

繼承人應繼分特留分
配偶+直系血親卑親屬平均配偶:應繼分的1/2
直系血親卑親屬:應繼分的1/2
配偶+父母配偶1/2
父母1/2
配偶:應繼分的1/2
父母:應繼分的1/2
配偶+兄弟姐妹配偶1/2
兄弟姐妹1/2
配偶:應繼分的1/2
兄弟姐妹:應繼分的1/3
配偶+祖父母配偶2/3
祖父母1/3
配偶:應繼分的1/2
祖父母:應繼分的1/3
應繼分與特留分之計算

2.特留分計算範例

假設阿明上有老父老母,與配偶小美育有一對可愛的小孩大寶與二寶,若阿明不幸遭逢意外身故,依照民法1138條規定,其法定繼承人為配偶+第一順序繼承人(子女)。

對照上面的表格,應繼分為平均,也就是配偶、大寶與二寶,每人1/3。

特留分均為應繼分×1/2,計算如下圖。

2023 02 07 12 46 09 CRS稅務透明與 財富傳承 PDF XChange Viewer
特留分計算範例

3.兩心法讓你突破特留分的束縛

有些父母可能會問,難道我不能依照我的自由意志,任意分配我自己的財產嗎?如果某些子女真的很不孝,甚至對我有重大侮辱、虐待的情形,我還是要分財產給他/她嗎?

如想降低特留分對傳承計畫的影響,可以考慮以下2招:

3-1 盡量降低遺產總額

特留分源自於遺產,它保障了繼承人可繼承遺產的最低比例,那麼我們只要想辦法降低可分配遺產之金額,自然可降低其特留分。而降低可分配遺產的方式包括生前贈與、他益信託或者是特種贈與的歸扣等,都是可以考慮的作法。

3-2 剝奪子女之繼承權

上面提到,特留分是為了保障繼承人能繼承到一定比例遺產的制度,也就是說對於特別不孝的子女,父母若能舉證該子女對父母有重大虐待或侮辱之行為,並於書面中記載,便有機會讓他/她喪失繼承權,既然沒有繼承權,自然不再受到特留分之保障。

4.小結

許多企業主在規劃財富傳承的過程中,對於每一個子女,都有不同想法,如何在傳承計畫與特留分之間取得平衡,除了與家庭成員充分溝通取得共識以外,更應尋求會計師等專業人士之協助,透過事前規劃,並善用生前贈與、他益信託或特種贈與歸扣等方式,最小化特留分對傳承的阻礙,讓財富傳承不僅傳財,更能傳愛。

5.延伸閱讀

🔸奶奶的財產如何讓12位孫子繼承?(遺贈、代位繼承與拋棄繼承規劃)

🔸一年之計從「信託」開始

🔸老兵不死,只是逐漸凋零?談股票信託

6.立刻領取課程優惠

您好,我是蔡佳峻會計師,我開設的《善用保險做好節稅及財富精準傳承》課程,課程影片已全數上線,現在加入即可觀看完整課程!
保險節稅所涉及的稅務議題很廣,包括遺產稅、贈與稅、所得稅及所得基本稅額,而且又會因為保險關係人(要保人、被保險人及受益人)之不同安排,而產生不同稅務問題。
這堂《善用保險做好節稅及資產傳承規劃》課程,在內容規劃上,將循序漸進,先帶大家瞭解遺產稅、贈與稅、所得稅與所得基本稅額的基本架構。對稅務有基本認識後,再導入保險所涉及的相關稅務規定,並討論要保人、被保險人及受益人不同安排之個別稅務議題。最後並分享保險實質課稅之爭議與行政救濟案例,以及實務上如何運用保險做好資產傳承之眉角。

👇👇👇歡迎點擊下圖立刻領取300元課程優惠碼!
2022 07 15 11 13 27 善用保險做好節稅及財富精準傳承 MasterTalks

相關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