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經營能力是強是弱怎麼看-談資產週轉率

by 蔡 佳峻
0 留言

之前的文章與大家介紹了如何透過損益表觀察公司的「獲利能力」,像是毛利率、營業利益率或是稅後淨利率等等。但不同行業特性不同,有些行業進入門檻高,毛利也高;有些行業進入門檻低,人人都想分一杯羹,毛利自然殺到見骨。可是不論是哪一種狀況,總是有人可以賺到錢,為什麼呢?

我想,關鍵在於公司的「經營能力」。

假設我今天開一家牛排館,客單價5,000元,成本如果只要2,000元,毛利就有3,000元,獲利能力看起來好像很棒。但不管單位利潤多高,如果一天只賣一組客人,那也是白忙一場。因此,能夠「多賣」的經營能力就非常重要

經營能力從報表中如何觀察呢?

可以從「週轉率」來窺知一二,週轉率也有人稱為翻桌率,就像牛排館的例子,我如果能讓每天餐廳的翻桌率越高,就代表我經營能力越好。

代表性的指標有:

1.總資產週轉率

=營業收入÷平均總資產餘額(註1)

分子是損益表的營業收入,分子是資產負債表的總資產

假設今年營業收入是$1,000,平均總資產是$800

總資產週轉率=1,000÷800=1.25

意思就是,我們公司今年用平均$800的資產,創造出了1.25倍的營收

等於是用$800的總資產,翻桌了1.25次的概念

由於這個比率是以全部資產作為分母,代表的是公司整體的營運能力。

註1:平均總資產餘額=(期初總資產餘額+期末總資產餘額)÷2

2.固定資產週轉率

=營業收入÷平均固定資產(註2)

延續上面的概念,如果我屬於製造業,擁有許多廠房與機器設備等,亦可透過這個比率來觀察自己的固定資產是否被有效率的運用,最大化創造出公司的營收。

註2:現行會計準則使用之會計項目名稱為「不動產、廠房及設備」

3.存貨週轉率

=銷貨成本÷平均存貨餘額(註3)

這公式衡量的是存貨幫公司做了幾次生意,週轉率越高,代表公司用較少的存貨水準,達成較多的銷貨,產銷管理能力佳。

但跟前面不一樣的地方在於,分子不是營業收入,而是「銷貨成本」。

這是因為存貨是以成本記載於報表中,當存貨被銷售出去的時候,會將資產負債表中的存貨庫存成本轉至損益表中的(已)銷貨成本,故我們在衡量存貨週轉的速度時,分子會改用銷貨成本。

註3:平均存貨餘額=(期初存貨餘額+期末存貨餘額)÷2

4.應收帳款週轉率

=營業收入÷平均應收帳款餘額(註4)

這公式衡量的是應收帳款幫公司做了幾次生意,週轉率越高,代表公司可以維持低度應收帳款,達成較多的銷貨,銷售收款能力佳。

註4:平均應收帳款餘額=(期初應收帳款餘額+期末應收帳款餘額)÷2

以上幾個公式,是衡量公司經營能力的基本指標,後面我們會再跟大家細談裡面的眉眉角角。

相關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