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資決策-舉債好還是跟股東要錢好?

by 蔡 佳峻
0 留言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公司在需要資金的時候,該如何決定要透過舉債(例如向銀行貸款)還是尋求股東投資(股東增資)呢?

一、債務資金成本

「資金」是公司經營上不可或缺的經濟資源,公司取得資金就像在超市買東西一樣,也需要支付成本,不同的資金來源,代表不同的資金提供者,而每個資金提供者可能會要求不同的報酬,也就是公司要負擔的資金成本。

講到這邊,我相信第一個浮現在大家腦海的,應該會是「銀行貸款利息」。當我們跟銀行融資的時候,銀行就是所謂的債權人,債權人所要求的報酬(貸款利息)就是我們的「債務成本」。

二、權益資金成本

筆者在執業生涯中遇過許多台灣中小企業主,都不太喜歡向銀行借錢,喜歡用自己的錢來經營事業,也就是用股東增資的方式來籌措公司所需要的資金。

但難道跟股東伸手要錢就沒有成本嗎?

其實也是有的,如果我們是股東的話,我們應該也會要求這筆投資要為我們帶來一定的報酬,而股東要求的報酬就是「權益資金成本」。

債務成本通常比較明確,利率幾%就是幾%,很直觀。但股東要求的報酬呢?可能因人而異,A股東可能希望有10%的報酬,B股東只要求5%的報酬,那怎麼評估呢?

三、權益資金成本如何預估?

一般常見我們會用兩個方式來預估:

1.資本資產訂價模型(Capital Asset Pricing Model, CAPM)

權益資金成本=無風險報酬率+β×(市場報酬率-無風險報酬率)

CAPM係由William Sharpe提出,並得到199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此模型認為一種證券或一個投資組合的預期報酬率,應該等於無風險報酬率,加上反映資產系統風險的風險溢價。

●無風險報酬率,一般我們會使用10年期公債利率為準。

●β值,係系統風險指標,指的是整體市場的震盪,會對該公司股票產生多少的連鎖反應,當該公司股票漲跌幅與市場相同時,β值=1,β值越大,代表該個股受大盤波動的影響越大;若β值<1,代表公司股票比較不會隨著大盤震盪而震盪,即俗稱的牛皮股。

●市場報酬率則可以採用台灣加權股價指數為基礎來做計算。

假設:

台灣近十年市場報酬率=10%

某甲公司之β值=1.1

十年期公債殖利率=1.3%

權益資金成本=1.3%+1.1(10%-1.3%)

=10.87%

2.債券殖利率加風險溢酬法

對於未公開發行公司來說,要用CAPM來估計可能不太容易。因此我們也可以考慮用長期負債利率加上一定程度的風險溢酬,來作權益資金成本。

假設:某甲公司之長期負債利率為8%,預估股東要求的風險溢酬為3%,那麼權益資金成本=8%+3%=11%

瞭解公司取得各種資金的資金成本後,下一篇我們就要來討論資金成本與融資決策之關係囉。

相關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