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面檢視獲利的照妖鏡—談盈餘含金量指標

by 蔡 佳峻
0 留言

1面檢視獲利的照妖鏡—談盈餘含金量指標

由於財務報表是以應計基礎來編製的,是一種預估的概念,所以不要看到損益表大賺就太高興,要記得關注現金流量與損益的關連,畢竟一家公司必須要有現金,才能支應日常營運開銷,避免發生黑字倒閉的慘劇。

那麼,到底要關注什麼樣的關連呢?

其實,我們可以簡單用一個公式來做初步觀察:

盈餘含金量=營業活動現金流量÷稅後淨利

分母的「稅後淨利」,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就是損益表中最末行的數字,包含公司本業及業外之損益,並扣除掉營利事業所得稅後之數字。

至於何謂「營業活動現金流量」呢?

營業活動現金流量來自於現金流量表,現金流量表是一張用來呈現公司於一段期間內,期初現金與期末現金的增減變動,並透過三類活動來彙總表達。

三類活動指的是:

1.營業活動現金流量:

指來自公司主要業務之現金流入及流出,例如:

●公司銷售商品及提供勞務所收取之現金

●因權利金、佣金及其他收入等所收取之現金

●對商品或勞務提供者支付之現金

●對員工支付之現金

2.投資活動現金流量

包括:

●因取得不動產、廠房及設備、無形資產及其他長期資產所支付之現金

●因出售不動產、廠房及設備、無形資產及其他長期資產所收取之現金

3.籌資活動現金流量

包括:

●公司發行新股所收取之價款

●向金融機構貸款所收取之現金

●償還銀行貸款所支付之現金

●對股東發放股利所支付之現金

三類現金流量中,與本業息息相關的當屬「營業活動現金流量」。

因此,我們可以把損益表的稅後淨利與來自現金流量表的營業活動現金流量並列比較,透過比率的方式來觀察。

假設某A公司當年度稅後淨利1,000萬元,而營業活動現金流量為900萬元

盈餘含金量指標

=營業活動現金流量÷稅後淨利

=900÷1,000

=90%

上述結果可以理解成,損益表中預估的獲利,確實收到了90%,代表公司不僅是帳面上賺錢,口袋也真的有錢。

盈餘含金量建議至少要達到70%以上,畢竟「品質不好的利潤,不能算是利潤」,如果一家公司損益表中的淨利相當亮眼,但營業活動現金流量卻與淨利相去甚遠,甚至現金流量為負(註:負代表現金流出)。那麼,我們不免會懷疑,是否報表有過度美化的嫌疑;或是公司營運出了狀況,像是出貨了卻無法收到貨款。 以後拿到報表時,不妨計算看看盈餘的含金量有多少唷。

本文同步刊登於104學習精靈

相關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