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所稅是企業經營過程中必須面對的負擔,而合理的節稅規劃策略能夠有效減輕企業的財務壓力,並為企業帶來更多的利潤。本文將介紹並探討營所稅的計算方法和節稅規劃策略,以期幫助企業在合法合規的前提下降低稅負。(最後更新:2025 / 1 / 20✅)
1.營所稅簡介
1-1 定義與說明
營所稅全名為「營利事業所得稅」,顧名思義,是針對一家營利事業(公司或行號)經營一整年之後所結算出來的獲利(或稱所得),進行課稅的一種稅制,性質上是一種「所得稅」。
跟營所稅相對的,是個人的所得稅,正式名稱為「個人綜合所得稅」。
1-2 誰需要課徵營所稅
依照所得稅法規定,營所稅的「納稅義務人」有:
■公營、私營、或公私合營、以營利為目的,具備營業牌號或場所之獨資、合夥、公司及其他組織方式之工、商、農、林、漁、牧、礦、冶等營利事業者。
■合於民法總則公益社團及財團之組織,或依其他關係法令,經向主管機關登記或立案成立之教育、文化、公益、慈善機構或團體,有銷售貨物或勞務之行為者。
從上面的規定可以觀察出來,不論是以營利為目的的公司行號,或公益慈善團體,只要有銷售貨物或勞務行為者,都會受到營所稅的規範。但這邊要補充一下,
2.營所稅計算
2-1 營所稅計算公式與稅基
前面有提到,「營利事業所得稅」,是針對一家營利事業經營一整年之後所結算出來的獲利(或稱所得),進行課稅的一種稅制。因此,其稅基(課稅基礎)的計算方式如下:
營利事業課稅所得額=本年度收入總額減除各項成本費用、損失及稅捐後之純益額為所得額。
這樣講可能有點模糊不好懂,其實我們可以從公司損益表的結構來拆解。
以下圖的損益表結構來說,其實就是「稅前淨利」的概念。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上面這張損益表很特別,有兩個欄位,左邊是帳載金額,右邊是自行依法調整後之金額,為什麼需要區分這兩個欄位呢?
左邊的帳載金額,又稱為「財務所得」,指的是公司依照財務會計規定編製財務報表,所計算出來的淨利。
右邊的自行依法調整後金額,又稱為「稅務所得」,指的是將財務會計的淨利(即上面的帳載金額),依照稅法做帳外調整,所計算出來的課稅所得。
大家可能會納悶,為什麼需要調整呢?什麼時候要調整呢?
A. 會計帳上已認列費用,但未保存憑證,不符稅法規定
B. 會計帳上已認列費用,但超過稅法規定之限額
C. 依照稅法設算收入
從上面的說明,我想大家應該可以理解,
2-2 營所稅稅率
目前我國營所稅稅率為 20%。但課稅所得額在 12 萬元以下,免徵營所稅。此外,課稅所得額超過 12 萬者,就其全部課稅所得額課徵 20%,但其應納稅額不得超過課稅所得額超過 12 萬元部分之半數。
下面我們用實際數字算給大家看:
A. 當課稅所得額超過 12 萬,但未滿 20 萬時,例如 18 萬時,原則上就是用 18 萬 x 20%=36,000。但要注意,應納稅額不得超過課稅所得額超過 12 萬元部分之半數,也就是不可以超過 (18萬-12萬)x 1/2 =30,000。因此,營所稅=30,000元。
B. 當課稅所得額為 30 萬時,就可以放心的直接乘上 20%即可,營所稅=30萬 x 20%=60,000元。
2-3 立即試算
3.營所稅申報時程
3-1 結算申報
結算申報,指的就是將公司一整年的收入、成本、費用及業外損益,全部彙整統計,並檢視財務所得與稅務法令之差異,對財務所得做帳外調整,以算出稅務所得(課稅所得額),並計算營所稅稅額,然後連同其他申報書表、附冊向國稅局申報。
依照所得稅法規定,納稅義務人應於
例如:今(114)年5月,要申報的是 113 年度營所稅結算申報,以及 112 年度的未分配盈餘申報。
3-2 暫繳申報
除了結算申報以外,營利事業應於每年9月1日至9月30日,辦理暫繳申報。其方式有下列二種:
✅按其上年度結算申報營利事業所得稅應納稅額之1/2為暫繳稅額,自行向行庫繳納,並依規定申報。
✅公司組織之營利事業,會計帳簿據完備,採用藍色申報書或經會計師查核簽證,並如期辦理暫繳申報書,得試算前半年之營利事業所得稅,按當年度稅率,計算其暫繳稅額,並依規定申報。
4.營所稅申報常見錯誤
以下整理 10 種最常見的營所稅申報錯誤,提醒大家申報前要再檢查一下唷!
序號 | 常見錯誤態樣 |
1 | 漏未申報保險理賠、銀行利息、各項補助款等收入。 |
2 | 營利事業資金貸與股東或他人,未依所得稅法第24條之3第2項規定設算利息收入。 |
3 | 營利事業誤列報經營本業或附屬業務以外之費用、損失。 |
4 | 營利事業誤列報尚未實現之費用及損失。 |
5 | 營利事業誤列報超過限額部分之費用或損失。 |
6 | 營利事業出口貨物已報關,而未將收入列入外銷貨物報關日所屬之會計年度申報。 |
7 | 銷售貨物附贈保固服務,該附贈部分相對應之收入依國際財務報導準則認列遞延收入,惟未依營利事業所得稅查核準則第15條之3規定於銷售時認列收入。 |
8 | 出售外國公司於境外發行之股票及國外期貨商品所得,非屬所得稅法第4條之1及第4條之2停徵之證券及期貨交易所得,誤列報為停徵之證券、期貨交易所得。 |
9 | 出售下腳收入已開立統一發票並全數自營業收入調節項目中減除,惟未列為其他收入或成本減項,致短漏報所得。 |
10 | 未加計被查獲短漏報統一發票之銷售額,致漏報營業收入。 |
5.營所稅節稅策略與建議
這邊提供幾個我個人認為合法又有效的營所稅節稅策略:
A. 選擇適合的組織型態
獨資合夥組織與公司組織之課稅制度不同。獨資合夥免課營所稅,營利所得直接併入資本主或合夥人之個人綜合所得計稅。但公司組織不僅要課徵營所稅,後續公司盈餘分配給股東時,股東還要再課徵一次綜所稅。即使公司不分配盈餘,也還有未分配盈餘稅的問題。
B. 善用制度性優惠
目前稅法針對營利事業所得稅,有諸多優惠,例如會計師簽證可以盈虧互抵10年、產創23-3未分配盈餘實質投資減除、運動產業發展條例捐贈加成減除、轉投資國內事業取得之股利免計入所得及研發支出投資抵減等等,公司若符合適用條件,應好好把握,不要讓自己的權益睡著了。
C. 選擇適合的申報方式
營利事業申報營所稅時,可能選擇擴大書審、所得額、同業淨利標準或查帳、會計師查核簽證等申報方式,每一家營利事業必須與專業的會計師充分溝通討論,找出最適合自己的申報方式。
有關營利事業所得稅的申報方式,我們會在另一篇文章跟大家介紹。
D. 面對國稅局查稅時,應尋求專業協助
當我們公司被國稅局查稅時,務必保持冷靜,盡快確認國稅局此次查核的重點,並了解稅局的要求,建議公司可以請專業會計師協助處理,以確保企業的權益得到保障。經驗豐富的會計師可以提供專業的稅務諮詢和支援,除了協助企業順利度過查稅,也可以大大減輕企業主跟財務部門的壓力。
6.FAQ及小結
什麼是營所稅?
營所稅全名為「營利事業所得稅」,顧名思義,是針對一家營利事業(公司或行號)經營一整年之後所結算出來的獲利(或稱所得),進行課稅的一種稅制,性質上是一種「所得稅」。
跟營所稅相對的,是個人的所得稅,正式名稱為「個人綜合所得稅」。
營所稅節稅策與建議
A. 選擇適合的組織型態
B. 善用制度性優惠
C. 選擇適合的申報方式
D. 面對國稅局查稅時,應尋求專業協助
上面我們介紹了營所稅的定義、稅基與稅額計算,也討論了申報時程、常見錯誤及節稅策略。
而營所稅計算與節稅規劃策略,對企業的財務管理和稅務風險控制至關重要。每一家企業都應該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並與專業會計師好好討論,制定出最符合自己的節稅策略,以達到最優的節稅效果。此外,企業也應該瞭解相關的稅法規定和租稅優惠新制,以便在日常營運中更好地進行稅務管理和風險控制。
7.延伸閱讀
🔸投資還能退稅? 居然這樣做就可以—談產創23-3未分配盈餘租稅優惠
8.營所稅申報專業課程
今年我與Mastertalks合作開設《112年最新營利事業所得稅申報實務》課程!
本課程目標,主要協助「自營者」、「創業者」、「財務會計從業人員」、「會計師/記帳士」、「企業與事務所聯絡的窗口」,學習營所稅申報實務。
此外,為了讓學員能即時提問與交流討論,本課程設有專屬line群組,學員的問題我都會在工作空檔親自回覆,群內也有許多經驗豐富的學長姐很樂意提供他們的經驗與大家分享,讓你我學習路上不孤單!
👇👇👇歡迎點擊下圖立刻領取300元課程優惠碼!
蔡佳峻會計師
專長領域:
🔸營利事業所得稅、個人綜所稅、房地合一稅、遺產稅及贈與稅。
🔸企業股權架構規劃,包括投資控股公司、閉鎖性公司及特別股之設計。
🔸資產傳承諮詢、遺囑內容撰擬及信託架構設計。
蔡佳峻會計師自 2012 年起加入嘉威會計師團隊,多年來專注服務台灣中小企業,深知中小企業對「稅」的重視度。客戶行業多元,實務經驗豐富,且事務所同仁流動率低,服務人員穩定,不會因常更換帳務人員而造成客戶困擾。
2 留言
請問為何當公司盈餘過剩, 為了避稅, 需要成立另一家公司?
您好,坦白說不一定,這要個案討論,歡迎來訊預約諮詢,謝謝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