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稅是人民應盡的義務,誠實繳稅絕對是一項美德,畢竟「國家建設要更好,誠實納稅不可少」,您說是吧!但對於高所得者來說,如何合法節稅,也是高所得者非常關心的,究竟高所得者的綜所稅有沒有合法的節稅方式呢?以下跟大家聊聊我的看法。(✅最後更新:2025/4/30)
一、綜所稅的結構
我們先看一下下圖的綜所稅結構,從綜合所得總額開始,扣掉免稅額、扣除額,得出所得淨額。
再對應不同級距,課以不同的稅率。
從上面計算綜所稅的公式,不曉得大家覺得該從哪邊下手來節稅呢?綜合所得總額?免稅額?扣除額?稅率?
二、綜所稅節稅方法
從上面綜所稅計算公式觀察,其實節稅策略方向很簡單,但是就是因為太簡單、太樸素了,大家反而忽略了它,其實高所得者的綜所稅節稅方法,可以總結成三句話:
1.降低所得總額
2.善用海外所得額度
3.盡量提高扣除額
綜合所得總額係由十大類所得組成,我們先來看一下有哪些:
三、常見帶來重稅之所得
十大類所得當中,常見造成大家沉重稅負的兇手可能是【
- 股利所得:可以思考用個人持有與用法人持有,何者較為節稅?有沒有其他較節稅,且股利殖利率差不多的標的?
- 租賃所得:尤其很多大地主,把土地租給別人做一些開發,那建物的起造人是登記給是地主還是承租人?租約租多久?租期屆滿的時候,建物要不要拆掉?這些都可以考慮做些調整。此外,跟股利所得一樣,也可以思考用個人持有與用法人來收取租金,何者較為節稅?
- 利息所得:有扣繳憑單,跑不掉,而且還有二代健保補充保費。
另外,有些SOHO族或自由接案者,所得來源可能是薪資所得、執行業務所得或其他所得,當所得來到一定規模,就應該思考成立公司/行號來經營,將薪資所得、執行業務所得或其他所得轉換為營利所得。(可參考我另一篇文章:我該不該開公司接案呢?稅負差異一次算給你看(SOHO/KOL網紅都適用)
四、降低所得總額
那麼如何降低高所得者的所得總額呢?
如果是股利所得高,承上所述,可以思考用個人持有與用法人持有,不同主體何者較為節稅?有沒有其他較節稅,且股利殖利率差不多的標的?
如果是利息所得高,請參考下面這個表格,我們可以看出,把資金放在不同的地方,會產生不同的課稅效果。
- 如果把資金放在定存,定存利息不高,而且超過27萬的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度後,計入所得總額中依照累進稅率課稅,最高要適用 40% 的稅率。
- 如果放在國內基金,配息課稅制度同上。
- 如果配置在國外基金、國外債券、F股(KY股)等國外金融工具,因為配息所得屬於海外所得,就不在綜合所得總額的範圍了,達到我們想要降低所得總額的目的。
項目 | 配息課稅規定 | |
1 | 國內基金 | 利息所得(5~40%) |
2 | 國外基金 | 海外所得(可扣750萬、20%) |
3 | 短期票券、NCD、債券、受益證券 | 分離課稅(10%) |
4 | 台股 | 股利所得(5~28%) |
5 | F股 | 海外所得(可扣750萬、20%) |
6 | 保險 | 🔸保險給付:免所得稅(0%) 🔸若要保人=受益人,無最低稅負 |
上面的金融投資工具中,
五、善用海外所得的額度
延續上一點,如果所得類別從國內所得變成海外所得,為什麼會帶來節稅效果呢?
首先我們得先瞭解我國針對海外所得的課稅制度,
我們先介紹一下兩者的計算公式:
上方的一般稅,就是我們熟知的綜所稅計算公式,而下方的基本稅額B,就是海外所得計算課稅的地方。
針對我們的國內所得,會先算出一個一般稅額,假設金額為A。
下方的基本稅額,是以【綜合所得淨額】為起點,加計海外所得及其他項目(特定保險給付等),扣除定額扣除額 750 萬,再乘上固定稅率20%,即為基本稅額,假設金額為B。
- 若A>B,則最終繳稅金額=A
- 若A<B,則最終繳稅金額=B
看到這邊大家應該理解了,如果我們可以把部分國內所得抽出來,改變成海外所得,我們便可降低所得總額,並連帶降低一般稅額A。
但
下面我們來試算一下在不同境內所得的水準下,不會因此多繳稅的最大可實現海外所得額度(下圖黃色欄)。
我們可以觀察到,當高所得者的境內所得越高時(綜合所得淨額越高),在一般稅額=基本所得稅額的情況下,可實現的海外所得額度也會節節升高。
以下圖為例,
六、提高扣除額
最後,我們來看如何提高扣除額
這邊我們不討論捐贈跟醫藥生育費,雖然醫藥生育費沒有申報上限,但我們會為了節稅一直花錢去看病?捐贈也是一樣的道理,我們應該不會為了節稅,而一直捐款給公益慈善團體吧,更何況捐贈的申報有金額上限。
這當中金額最大的莫屬【購屋貸款利息】,因此絕對不可浪費,要善加利用。
我們先看一下【購屋貸款利息】的列報邏輯
房貸利息雖然有最高30萬元的額度,但政府為了避免納稅人取得貸款後,一邊享受「購屋貸款利息扣除額」,又把錢存進銀行,同時享受「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利息)」,達到雙重節稅的狀況。
因此房貸利息的申報金額=當年實際支付的利息支出-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之後的餘額。(如上圖所示)
綜合前面的觀念,
大概是這樣,至於保險費這種比較小(24,000元/人)的扣除額項目,就忽略不討論了。
七、結語及常見問題
所得稅節稅分成兩個層次,第一層是【所得源頭】的節稅,第二層是取得所得後,【如何使用、投資】的節稅,主要是利用不同的金融商品有不同的課稅規定來進行節稅。
說句大實話,如果是高薪資所得之受薪階級,第一層幾乎沒有節稅空間,畢竟【所得源頭】無法改變,也無法遞延。至於多生幾個、多申報扶養或捐贈,都不是真正有效的節稅方式。要想節稅,只能創業開公司,自己當老闆才有機會改變【所得源頭】。
Q1:高所得者如何節稅?
1.降低所得總額。
2.善用海外所得額度。
3.盡量提高扣除額。
Q2:購屋貸款利息的申報規定?
1.最高 30 萬元的額度。
2.購屋貸款利息的申報金額=當年實際支付的利息支出-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之後的餘額。
八、延伸閱讀
🔸CFC即將上路,如何試算CFC海外所得影響數與海外所得最大可實現金額呢?
🔸吃不消!工程師「稅金噴200萬」吐血(YAHOO新聞)